翡翠什么叫B货?
“B货”是指经过注胶处理的翡翠,其结构已经被破坏,内部已经不能存在天然的水晶体了。但外观上会比新坑料要好很多,而且因为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胶膜,光泽也比A货更亮一些。 天然的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其内部存在瑕疵或裂纹。
这些瑕疵和裂纹有的是可见的,比如裂纹,有的则是不可见的,比如杂质、暗纹等。虽然这样的影响不会影响翡翠的品质与价值,但却会影响翡翠的美观度。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人为处理的方法——将瑕疵尽可能多的掩盖或者去除;将原石改变得更为美观。其中,常见的处理方法就包括浸蜡和注胶。
对于质地较为细腻且具有玻璃光泽的原石,会先将其放入融化的蜡液中浸泡,继而让其表面附着上一层薄蜡,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原石进一步氧化,也可以使其外观更润泽、有光泽。而所谓的B货,就是指那些经过了浸蜡处理的原石。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B货”应该是比C货更低一等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B货”的处理方法只是将原石表面的瑕疵清除,并不会对内部的构造产生任何的影响,所以“B货”与“A货”相比,二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经过清理和加工而已,其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所以,“B货”的价值也就取决于它的品质。如果“B货”的原石品质较好、做工精细,那么其价值自然也就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