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族谱还有价值吗?
当然有,而且价值还很大呢! 首先,它是一个家族血脉相连的证物;其次,它是一个家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具有民俗民风的留痕;最后,它可能还是地方史志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古族谱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的。 但我们要明确一个事情,那些被后人整理成谱的族谱,只有一部分是可靠的史料。也就是说,它们大部分记载的内容是被证实了的。但其中也很有可能有错误和遗漏之处。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在搜集足够多的旁证材料之后加以校正或补充。但对于前者,我们不能以现代的观念去衡量古代的社会状况,更不能以此为基础来重建家族史。
在修撰家族谱牒的时候,每个姓氏都有大量的族规,要求子孙后代遵行。这些族规大致上包括:尊祖、敬宗、孝亲、睦邻、勤业、慎独之类。至于这些族规到底有多大效果,那就很难说了,不过,从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来看,的确没有完全遵守。
就拿现在有些人重修家乘的做法来说吧,有的为了光宗耀祖、显姓扬名,不惜弄虚作假、胡编乱造。他们或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家谱中,或者把没有出过几代的人物写入谱牒,甚至把没有听说过的远古人杰地灵都罗列出来。这样做显然违背了修谱的初衷。古族谱虽然有价值,但是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和考证的地方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