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翡翠玉石?
作为一个在行内混了多年的新手,我浅谈一下我的看法。其实,要彻底搞懂一个东西是很难的,我们只能尽量去接近真理。 首先来谈谈“种”:目前市场上对于种的分法很多,有按颜色、有按质地……而我最常接触到的是以颜色对“种”进行划分(这里只讨论新料子,老坑种不在讨论之列),如:
1.白种 白色底色,水头一般较好,透明度高,多呈玻璃光泽。常见于玻璃底,冰底,糯化底。比如常见的玻璃种,冰种,糯种。
2.黄种 黄色的底,常呈现半透明至不透明状态,光泽为油脂状,也有蜡状的光泽。常见于蜜蜡底。
3.青种 由绿色调为主的玉石,包括灰色,湖蓝色等等。质地上等,透明度较好,具有明显的油脂感或蜡质感。常见于油青底,灰青底。
4.红种 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玉石,包括粉粉的红色,橘黄的色调……整体感觉像融化的冰糖,晶莹剔透。常见于粉彩玉,柿子红等。
5.黑种 以黑色为基调的玉石,常常带有绿色的色调。常见于墨翠,黑金刚。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分法,以上只是个人根据市场的普遍情况做的简单归类。想要完全弄清楚各种“种”的特征是需要花很大的功夫的。
再来谈谈“色”——这个“色”主要指的是色彩,但同时也包含花纹。所以,在谈论“色”的时候不能忽略其周围物体(或照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同样,对于“色”的区分也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即不同角度下的色差;不同光线下的色差以及不同视野下的色差。只有全面地观察才能更加准确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