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色分哪些?
在宝石学中,色彩被划分为10个色系(或称色调),它们分别是无色系、红色系、橙色系、黄色系、绿色系、青色系、蓝色系、靛色系、紫色系和粉色系。其中前5种是自然存在的天然颜色,而后4种则是后天的人工染色效果。 由于天然存在的五彩缤纷的彩色宝石资源量极为有限,而人们对美丽颜色的追求又永无止境,因此人造着色剂便应运而生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染色宝石包括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碧玺等,其中又以红宝石和蓝宝石最为常见。这些宝石被染色后,通常会变得价格低廉且颜色艳丽,因而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但经过染色后的宝石到底是否健康呢?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染色剂进入宝石内部的方式有扩散和浸染两种,若采用扩散染色,则不会对宝石产生什么伤害;但如果采用浸染染色,则有可能腐蚀宝石晶格,影响使用寿命。
不过,目前很多商家都会标注自己的产品是否是“天然”或“A 货”,也就是说如果是购买天然翡翠的话,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染色的问题。 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人工处理所产生的色差是可以随光照而发生变化的,比如在弱光条件下为纯翠绿色,而在强光下则可能出现淡绿色调。人工处理的翡翠在与酸浸泡过后,其表面可能会出现凹坑,从而失去原有的光泽感。有些不良商家可能会用玻璃或者环氧树脂来填充裂纹,这样的处理后,翡翠的表面就会显得光滑圆润,但这也是一种造假手段!对于此类翡翠,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找到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