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形成的矿山?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玉石矿床,绝大多数是热液型(也称变质型)和冲积型. 其中热液型的又可分为热泉沉积型和矽卡岩型两种.这些不同的类型与玉石的成因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影响到玉料的品质及其市场价格. 那么,什么是热液型呢?简单地说,就是地下的液态岩脉(温泉、热水等)中含有矿物成分,在渗透过程中,当岩石中其他杂质被溶解而带走时,钙镁离子浓度过高,促使硅酸盐沉淀聚集,形成玉髓或玛瑙;若矿物质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锰元素,则玉髓被氧化成褐黄色,即所谓的黄蜡石;如果含有铬元素,则呈翠绿色,我们就叫它绿蜡石。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描述,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
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南部的腾冲地区发现了典型的热泉沉积型玉石——琥珀色透明的玉石块体,其中可见气泡及液体流动构造。经测定,这些玉石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64%~89%,相当于玻璃的成分,说明它们是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含硅物质变质而成的。
除了上述类型的矿床外,还有来自宇宙空间的陨石冲击作用形成的宝石——球粒陨石钻晶,以及深埋于地下几十公里的超基性岩浆岩中的尖晶石,在大气水的作用下,逐渐分解,风化而成。 自然界中的玉石来源虽然丰富,但人们最喜爱的还是天然翡翠,因为它色泽艳丽,质量上乘且产量有限。人们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翡翠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