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种和翡翠区别?
冰种是翡翠中的一个品种,属于半透明至微透明的质地,具有玻璃光泽,肉眼观察时可见内部纹理,由于透明度较好,可清晰观察到晶体颗粒边界及交织纹路,且常有絮状物、暗色条带状物质散落在裂纹处或晶体间。 冰种是仅次于玻璃种的翡翠种类,它的质地如同冰块一样清透,水头也很好,很灵动,给人一种冰清玉莹的感觉。因为外形好,水头足,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它看起来和玻璃种很像,但是价钱可是比不过的。
在自然光下观看时,冰种翡翠的颜色一般呈无色或者淡绿色,颜色不均匀分布,偶尔会有色调偏深的色块出现;若是经过染色处理,颜色会明显加深增多。 除了颜色外,鉴别冰种与翡 翠还需要从厚度、净度、纹理等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仔细观察两者的厚度,一般来说,质量好的冰种厚度和重量都比较大,而劣质冰种则较为轻薄。其次要看其内外部的洁净程度,一般来说,优质冰种内部干净无杂质,劣质冰种则会含有黑斑、黑点等,外部也有脏污印记。再次要看两者之间的纹理差异,天然冰种纹理自然流畅,而人工处理的冰种则会呈现玻璃质的“晶体结构”。最后还要仔细观察两者的光线反应,天然冰种遇光柔和,而人工冰种则会出现亮斑。
当然,想要正确辨别冰种与翡翠,还应该结合更多的知识,例如常见的翡翠分级标准等。只有充分掌握各项要领,才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冰种。
裴占优质答主翡翠分为a货、b货、c货。冰种翡翠也一样,如果它的颜色不够鲜亮的话,有可能被人进行人工注胶、注色等处理,成为冰种翡翠的b货、c货甚至b+c货。虽然冰种翡翠b货、c货在市场上的出现率不高,但是收藏者还是要提高警惕。
冰种翡翠常见四大骗局
一、最常见的是冰种翡翠b货,通常是用强酸碱浸泡腐蚀,再用高压冲入胶的过程,一般的酸碱洗和染色都算翡翠的b货处理。一些原本颜色暗淡、石纹多的冰种翡翠,经过b货处理后,看起来“容光焕发”,身价也顿时暴涨。用这种方法处理出来的冰种翡翠,颜色看起来十分呆板,不自然。只要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石头表面,一般都能发现细微裂纹。另外,还可以用专业鉴定仪进行检测。
二、b+c货即是俗称的“冲胶货”,这是将低档劣质冰种翡翠经强酸浸泡去脏,用染料加胶的方法进行处理,这种冰种翡翠的颜色极不自然。
三、翡翠c货的颜色其实是染进去的。这种冰种翡翠的造假方法主要针对紫罗兰色翡翠,也就是市场上所谓的春带彩冰种翡翠。紫罗兰色翡翠颜色较淡,有人利用染色技术将其染成浓重的茄皮紫,身价立刻飙升。这种翡翠在放大镜下观察,容易从其颗粒间看到染色剂渗入的痕迹。另外,茄皮紫为正紫色,颜色浓重、鲜艳且纯正,而用染色技术做出来的冰种翡翠,颜色很难和茄皮紫相媲美。
四、有人用市场上价值低廉的翡翠珠链浸泡药水,使浅色或无色的冰种翡翠变为艳绿色翡翠,以高价出售。
鉴定冰种翡翠可用五招
第一招:观察冰种翡翠的透明度和裂纹。天然A货冰种翡翠通常情况下,透明度较高,裂纹较少且极不明显;而B货冰种翡翠,通常透明度较差,裂纹肉眼清晰可见。
第二招:观察冰种翡翠的棉。天然A货冰种翡翠棉表现为丝状、团状,而B货冰种翡翠棉表现为点状、雾状。
第三招:观察冰种翡翠的绿色。天然A货冰种翡翠绿色表现为根部扩散状、棉中绿色呈丝状侵入棉中,与棉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