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如何挖绿?
1、擦皮 通常由切料者完成,由于擦去表层,可能露出色根,所以擦去皮之前,必须通过打灯观察,判断其是否有绿色。如果擦去表皮后,出现的是纯白色或灰色,则说明其无绿色;如果是黄色,则证明有浅绿色的存在;如果是黑褐色,则有可能出现全绿。当然这些结论都不是绝对的,要综合判断。 擦出皮的那面,要用清水冲洗,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擦破。
2、削皮 用刀具刮去表皮,直到见到翠色为止(一般见到翠色就会露出绿色,但是也有例外),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对于部分水头较好的原料,可进一步用水冲掉表面的浮土,再用布擦拭,使其表面呈现润泽之感并尽可能显露本色。若为暗绿或灰绿的玉料,可用高压水流冲水30分钟以上,使其颜色变淡,以利下一步的雕刻设计。但要注意不能长时间浸泡,以防变质。
3、切片 将原石剖开,除去渣滓,片好备用。 注意不要破坏原石的完整性,尽量保留翠绿的部分。 由于翡翠的原石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因此对于大的原石可以切成几块,以便加工。但如果需要制作成雕件,就应保持整体性,尽量不用切割机切磨,否则会影响雕刻时的造型和质感。 小原石也可不切开,根据其形状,进行打眼,取其中间部分制作为活口手镯或挂件等。 无论是切开还是不切开,都要注意保留“芽”,因为“芽”是翡翠原石的绿色部分。
4、加工 经过以上程序,基本已经能够看出原材料的大致轮廓和颜色分布状况了,接下来就是加工环节。 根据设计要求,将原材料加工成型,或者按照图纸直接加工,或者根据料子的自然形态进行构思设计。
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原料,避免碰撞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