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乌鸡都冰吗?
乌鸡其实分为两种,一种叫做“乌鸡种”,另一种叫做“乌鸡阳绿” 两者都是翡翠中的一个独特品种,只不过一个种水差颜色暗,而另一个则是色辣种嫩。 但是这两种无论做多大,都是不冰的。 “乌鸡种”顾名思义,就是黑色和绿色的结合体,我们常说的“墨翠”其实就是黑色的乌鸡种。它跟“老坑玻璃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属于肉质细腻且结构紧密致密型的翡翠种类。 因为含铬,所以有发黑的表现;因为含钛,所以会有绿调的出现。不过这些元素的存在并非来源于原生矿,而是来源于次生氧化带。“黑”是原生矿物氧化后表面被一层褐铁矿包裹的结果;而绿色则是因为铬离子进入到方解石晶体内,形成的假象。 所以虽然乌鸡种带有“乌”字,但其实它是属于中到低饱和度的色调,看起来是黑或者黑绿混合的样子。
另外,由于乌鸡种的结构紧凑,密度比较大,所以折射率也较高,光线不容易穿透,因此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冰”。 但是!如果要把“乌鸡种”和“老坑玻璃种”放在一起对比的话,那简直就是“黑耀石”和“玻璃”的差距…… 所以,只能说“乌鸡种”不够冰透,但绝对称得上“水润莹亮”。 而且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叫做“高温着色”的技巧可以改变它的颜色。
也就是说,利用高温让褐铁矿中的铁呈现三价态的形式进入晶体内部,再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其染色效果能够持久保留,这样就能得到一件颜色鲜亮的“新货”了。(这种手法其实和染色玛瑙有点类似)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种方法能让“乌鸡种”变鲜艳了就以为这是一种劣质的手法,实际上高温着色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首先是对原料的选择,只有颜色浓淡适中、质地比较透明的鱼眼或细珍珠状的乌鸡种才有此机会,而颜色过淡或底色偏黄的乌鸡种是不会有“改头换面”的可能的。 其次,高温染色的工序是非常考究的,温度和时间稍有不当,就容易出现褪色或变色不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