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不是越透光越好?
“透光”是判断翡翠好坏的一个维度,但不能单独作为标准来衡量,得结合其他维度来综合判断。 比如这粒蛋面,通透度(透光度)特别好,但是种很嫩,水头短,颜色偏灰,这么一粒,价值也不会太高。 再比如这种冰种的牌子,虽然通透度一般,但由于种老(棉少)、水头足(裂纹少),也能达到高价值的级别。
有些东西,看着透,其实种不大好,如这个冰种飘花手镯,虽然看起来透亮,但是其实棉纹明显,结构松散,实际种很嫩。 还有一些东西,乍一看不透,但其实种不错,如水沫子,表面有荧光,但肉眼看不出明显结构,种也很老。
当然还有例外,一些B+C货经过强酸浸泡,内部结构会完全改变,肉眼难以辨识,这类假翡翠即使不透,也要仔细辨别了,因为真假先置,不用讨论其价值。
判断一件翡翠的好坏,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虑,不要丢掉了西瓜,捡起了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