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为何抽象?
1 中国岩画的定义 说起中国的岩画,很多人可能会想起我国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史前岩石画或祭祀用火成石凿出的画像。的确,这些岩石画上雕刻着人类、动物、植物和天象等内容,但它们与真正的岩画还存在着差异——在真正的岩画作品中,除了一部分石刻的图像可辨认外(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遗址出土的乐舞人像),绝大多数都是模糊难辨的自然物。这是因为真正的岩画创作源于原始宗教的仪式,是与祖先的神灵通感的神秘活动,其动机不是审美,因而也就不具备审美的自由。我们可以说,那些经过琢磨制成的雕像、青铜器上的纹饰虽然美,但它属于艺术品,具有审美性;而岩画中的图像虽然没有经过人工刻意的雕琢,但却具有超常的生命力,它们是神灵的代言人,因而是令人敬畏的。
2 关于审美自由的来源 我们知道,人是有理性意识的动物,所以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具有自觉的特征。这种对自我和世界的把握除了有赖于理性的能力之外,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即自由。没有自由,人就只能盲目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从而丧失对于自己和世界认识的潜能。美学研究的范围是美(艺术)和美感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美感和审美自由是否有关? 如果说审美是一种自由的态度,那么它必定建立在一定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只有先认识到对象的性质及其与自身的关联,才有可能在对象中识别出美。可以这样说,审美是以理性和自由为前提的。反过来,如果说美学必须讨论美感的问题,那么我们也可以据此推断感性的领域必须包含自由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