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玉石是中国特有的?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宛玉、玉虚柱,是我国独有的宝石品种,因产地和外观特点得名。 它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城北的独山。据《南阳府志》载:“独山,在州北六十里,高五十丈,周回三十里,山有石笋,高十余丈,上有平台。”现地质学家考证认为,此山实际上是由多个火山口组成的聚火山,故也称之为“喷香炉”。 独山玉的颜色复杂多变,以绿色为主色调,有葱绿、苹果绿、草绿、墨绿等多种,常呈半透明至微透明,具有油脂光泽;质地较细腻,略有透明感,由于含杂质矿物多少不同,透明度也有大小;颜色浓淡不一,浅者色白偏青,深者色如翡翠。
还有无色透明的独山玉,多由细小的粒状矿物集合体组成,可见到细长的针状矿物或纤维状矿物,俗称“苍蝇翅”或“雪花纹”。品质好的独山玉,可与云南的翡翠相媲美。 作为著名的玉料之一,古代帝王宫中就有“先皇玉”与“今皇玉”之分。《旧唐书·礼乐志》记载:“大朝会,玉币。……太宗文武大圣皇帝,承乾宫出镇文德殿。”《新唐书·礼乐志》云:“帝曰:‘前代皇帝,玉简、璧、圭、璋、琮、璜之属,皆有献纳。’郎中李瑾奏曰:‘唐玉币只有圭、璋、琮、琥。’”其中的“玉币”,就是指的独山玉。 宋朝以后,人们用独山玉制做佩玉及器皿。《宋史·礼仪志》载:“哲宗元祐八年十一月甲申,命用玉器五方,每方各一。……其制,方一寸五分,厚三分,四面浮雕团龙,上嵌宝钿,以蓝丝结缚。”这所谓的“玉器五方”,就是现在所称的“五老峰”。其中的四块是供春祀、秋尝、朝日、夕月使用的,另一块则是置于明堂中的“嘉禾方鼎”。这些器具上的装饰雕刻图案均为祥瑞之物,象征统治者的权势和地位。
明代还出现了用独山玉制作的印章和把件等。清乾隆年间,独山玉的制作达到空前的程度,许多重要的宫廷陈设品都用独山玉制作,如“五凤朝阳壶”“青玉交泰瓶”以及“如意式熏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