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瑰宝是什么意思?

谌婉之谌婉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宝”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常见,但是含义很不统一。有时指珍贵的文物典籍,如北宋真宗皇帝赐给丞相王旦的《晋书》和唐朝修成的《五代史记》被称赞为“二国宝”;有时指珍奇的动物,如北宋时苏州守臣上报捕获一只野生梅花鹿献给朝廷,得到“国宝”的褒奖;还有时候指的是奇异的植物,例如南宋时从国外引进的菠萝,因为它外形很象宋代皇宫花园里种植的凤凰木,所以被命名为“国树”、“国宝”。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常用“国宝”比喻极为珍贵的文物。1953年,中央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明确认定“所谓‘国宝’者,应指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珍贵文物。其性质特殊,数量应当甚少……” 后来,这个词又有了新的含义。

1960年,在讨论关于增加保护古生物遗迹内容的提案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鼎丞提到,新疆的恐龙化石群是我国的古生物学上非常重要的化石产地,应该列为国家保护的文物之一。他说:“这些古脊椎动物的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资料,同时又是美术家创作的重要素材……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国宝’” 以后,又有人把重点放在“国”这个字上,认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凡是代表中国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国宝”。于是,这个词的词义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现在,当人们说到“国宝”时,这一概念已经超出了文物范畴,可以尽情地指代一切代表中国的事物了——“冰墩墩”“汤圆儿”这些冬奥会的吉祥物当然是“国宝”,而我们美丽的祖国母亲当然更是“国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