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多少年?
中国书画艺术始于史前,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了。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就能制作简单的画,来表达对生活的描述。这些描绘大多是以线条或雕刻的形式出现的。如新疆吐鲁番博物馆珍藏的1300多年前卜天寿墓道的壁画、河南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发现的商代甲骨文、简牍等,都展现了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至西汉末年)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武帝曹操开始到隋朝灭亡),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人画出现了,士族文人在书画中加入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使书画不再单纯地描摹自然或者表达宗教意境,而有了精神层面的意味。此时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密切起来,他们相互影响,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唐宋以后许多书法家都有不错的绘画面貌,而画家往往又是很好的书法家,譬如王维、文征明等人。
元代开始,很多文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画创作中。元代赵孟颊有“石涛”之称,其子赵容祖有“八大山人”之号;明清以来,诸如“南董北徐”“扬州八怪”等诸多派系,无不被后人津津乐道。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历代名家留下的珍贵的书法字画,它们或质朴或灵动或雄浑或飘逸,无一不展现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国书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文人墨客的精品之作还是街头巷尾的寻常之作,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