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光是中国画吗?
“光”是什么,是客观物象的物理属性——它是可以用眼看到的; “昼”“夜”是什么呢?它们是人文地理的概念——“昼”代表的是白天、亮堂的地方(相对于“夜”);它其实是人类主观世界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尺度划分。所以“日夜交替”其实是指光线亮度和时间都呈周期性变化。 所以“昼夜交替的光线变化”不是物理性质,而是地理现象,因此它不是中国画的表现对象,也不是自然现象中的“景”。
如果一定要在中国画中表现这种现象,那么就必须把它转化为文人墨客的主观情感加以表达——也就是说,这种景象只有成了作者情感抒发的一种媒介,它才能成为中国的“境”。例如在月夜下思念故乡/亲人、在风雨中感慨人生苦旅等等,这时时间的变化(夜晚/白天)和光线的变化(月光/雷雨后初晴)才有了感情寄托的意义,而光线的明暗变化也变成了情感抒发的媒介。这样,景物成了情景交融的载体,画面因此充满了意境。 相反,如果不把“日光与月色”当成抒情对象时,就只能还原成自然界的客观物理现象,它们就失去了成为艺术形象的资格。这就是为什么晚上画星星月亮,并不构成中国画的场景原因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