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中国画有哪些?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自幼喜欢在墙上贴满报纸和画,并常常在旧书摊购书、阅报、抄写成册;10多岁学画,12岁加入北京少年儿童队,受业于叶浅予、董叔尧等;18岁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同时坚持学习绘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工作,负责插图创作。 1963年调至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所,担任美术师,负责古书古籍插图及书画修复、装裱工作。
在此期间,他参与了顾颉刚先生主持的《水经注》整理项目,并负责绘制清代学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中的插图,这些图片现均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其创作的国画《雁荡云海》入选全国美展(1979),并被选送英国展览(1982)。他的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除了上述画作外,他还常以古人自况,如题画诗云“我似陶潜喜幽居”“我像东坡爱美食”,以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是化用王维《鸟鸣涧》的诗句来指代自己……
作为当代文人画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总是充满雅趣,且不乏文辞韵致。他曾说:“我总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会动手,还要会动脑、更会动情。只有这样,才能把艺术创造转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