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什么州书法家?
“左”字作为姓氏,读作zuǒ(ㄗㄨㄛˇ) 常见于南方地区,如“左氏”“左家”“左邻右舍”等;也写作“佐”或“胙”。 关于这个姓氏的来源,据说是周朝时周王赏赐公卿大臣的酒席上的肉,叫做左膳。吃了左膳的人,就姓了左。 也有说是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夷吾因为得罪了晋献公,逃到梁国,梁伯收留了他并送给他七座城池,为了感谢梁伯,就把自己原来的姓“羊”改为“左”,因为古代左、羊同音。
不过上述说法都有问题。 周王时的“左”姓权贵,在史书上找得到的有两个:左儒和左丘明。 但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左丘明,在鲁国家族很大,其后代子孙以祖上名字为姓,延续至今。而左儒则没有什么后裔。 所以“左氏宗亲会”介绍祖先来源的时候,就说“春秋有鲁国大夫左丘明……” 而左丘明的家乡现在在山东,这一支的左氏显然是继承自古青州人。
但是,山东的左氏是汉唐以后的事。汉朝的《东观汉记》里提到过一位左氏宗室女,与汉宣帝同姓;唐朝时候,有个叫左仲容的大臣,祖籍是东汉时期的左雄。这两个人都和山东没有关系。
我认为他们的祖先很可能来自陕西或者山西。 原因就在于,西汉时期,关中地区出了一堆左姓侯国。这些候国都隶属于郡国制的体系之下,而关中的左姓侯国,则大多属于左冯翊管辖。
左冯翊治所在西安高陵,在今天陕西中部。 而西汉太原郡的所属县里就有古太原,即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所以这一带的左氏族人应该都是迁徙自太原的秦国人或赵国人。
到了东汉时期,太原郡改称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南。并州的左氏后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一直很有势力,而且一直生活在并州这个地方,直到五代十国的后汉时期,才有石敬塘把并州的左姓家族给迁到了江南。 也就是说,山东的左氏是在唐朝才兴盛起来,而这部分左氏很有可能就是从山西或者陕西迁移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