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夏云何?

连泽谷连泽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草书八大家,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颠张狂素,怀素,王铎,林散之,于右任,胡抗美。这些人的字都见过,也临摹过,有学过艺术的人应该知道这几个人吧。 然后还有“现代草书四大家”,这四位是林散之、沙孟海、赵寒阳和王冬龄。林散之和张旭一样被公认为草圣。其他三位现在也称得上顶流了。 这十个人的作品都见过,临摹过,有一些还学过。

再然后就是“当代草书十二家”。这个名单是启功给定的,分别是:王镛、刘正成、孙伯翔、田英章、沈鹏、朱复戡、陈振濂、邓世英、姜寿田、胡抗美、万恒达和罗扬。 我1972年出生于山东曲阜,从小受当地文化氛围影响,热爱书画篆刻。五岁时,父亲让我从楷书入门,开始练习《玄秘塔碑》,后习行书,练过《多宝塔碑》《兰亭序》等;上小学时,每有节日,学校都会让我们书写宣传栏上的对联,我的书法由此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好评。

上初中后,我开始临摹王羲之的《十七帖》,后来又学王献之的《鸭头丸》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阴符经》等。高中时,我在校文学社办油印刊物,自己设计插图、题写刊名,社长把刻印章的任务交给我,我就利用寒暑假跟一位退休工人学习刻图章。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就是在那个时候社长送我一页苏东坡的诗稿,上面有东坡先生的书法真迹。大学时期,我喜欢上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是临习了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宋元明清的各家画作和书论。毕业后,在商业部门工作,又重拾旧好,每天练字不辍。

后来为了研究王羲之,我到太原晋祠拜谒,在西安碑林观看历代名家书法,到北京博物馆观看历代字画,到浙江湖州拜访颜真卿故居,到新疆乌鲁木齐欣赏汉简,到甘肃酒泉看汉代笔洗…… 我对隶书感兴趣是因为小时候看到公社大院门口挂有一块竖匾,上书“肃穆清风”,四个大字,字体雄伟,笔力遒劲,很是喜欢,便问大人这是谁写的,他们说这是一块古代砖瓦,上面写的字叫做隶书。于是我对隶书格外有缘。

我现在能够写隶书的底气,多半来源于《石门颂》与《张迁碑》。《石门颂》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字字舒展;《张迁碑》则端庄厚重,字字稳重。二者风格迥异,却都是我心中的经典之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