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向海书法家还在吗?
2017年的春天,我因母亲生病辗转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当时母亲已经昏迷了。我在病房外看到“中医中药”四个字,突然想到大学时学过的《论语》里面孔子对子贡说的一句话:“利用大夫之疾,焉知寿夭?”(《论语·乡党》)于是走进中医门诊大厅,在四壁的名人字画里看到了刘炳森先生的一首篆书七绝,其中一句是“杏林春满养生基”。
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病情似乎也有了转机,母亲居然在几天后苏醒。后来她完全康复了,我感谢中医的同时也对这首诗记下了心。这首诗一直在我的书房里挂着,每次看到诗中的“杏林”“养生”这两个词的时候,总会想起这位已故的书法家、医学家——荆向海老先生。
小时候听父辈讲起他老人家的时候总是很崇拜,记得一次过年去他家拜访的时候,正赶上他在书房中写书法,我凑上去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老爷爷您头上的银发是不是因为长期写书法而得的?”他笑着回答说不是,并让我看自己刚写的一幅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告诉我说年轻的时候总是有白发脱落,这是自然规律……
后来我上了大学,了解到他是北京中医大学的创始成员之一,曾担任中医学系副主任,主编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教材;不仅书法造诣深厚,而且精通医药、易经。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年龄——比我爷爷奶奶小一岁,却已是耄耋之年! 时间过得真快,到现在他已经去世五年了,但每当我看到“杏林春暖”“海纳百川”这些词语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位为我母亲治愈顽疾、给我带来正能量的老先生,他就像一片海洋,永远容纳着我们这些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