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法家有谁?
宋朝,是一个文人家族兴起的时代。从陈桥驿兵变开始,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建立宋朝的太祖、太宗在位期间重文轻武,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北宋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水平。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而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而又普及的文化艺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由于文字的规范,字体的定型化,使得书写工具和材料的发展有了很大空间;笔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兼毫”“紫毫”之分,纸也由唐朝的纸草创制为竹纸、棉纸;墨汁的出现,使得远距离传播文字信息成为可能。
书籍印制业的发达又促进了书法普及风气的盛行——人们可以从印刷品中欣赏到更多的书法作品。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宋朝的书法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
宋朝的统治者重视文人学士的作用,他们广招贤才,给予士人较高的政治地位和丰厚的生活待遇。在这样一种开明的政治环境中,文人学士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机会,因此宋朝的文坛十分辉煌,词、诗、散文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文人群体的崛起,又反过来刺激了书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
宋朝的书法家很多,这里仅列出了知名度较高的一些人的名字: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泉州仙游人。宋四大家之一。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江西诗派领袖,宋四家之一。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又号海岳外史。祖籍太原,迁居襄阳,明崇祯年间刻印《米芾集》。宋四家中,他与蔡襄、赵孟頫并称“宋四家”。
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长,莆田人。宋徽宗时官至太师,后被罢免。工书,取法晋唐,与苏、黄、米并列“宋代四大书家”。
张旭(生卒不详)字伯雨,苏州吴县人。自称“痴颠”,又号“狂叟”。能诗文,善草书,好饮酒。他笔法精妙,气势磅礴,与怀素并称为“苏州二绝”。
欧阳询(557一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南朝梁尚书令欧阳纥之子,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人四绝”。其楷书严谨工整,清劲秀丽,被世人尊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