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书法家说写字如画画?
“书亦通于画”,这句名言的本来面目是这样的—— “书画同源”这个概念最早由唐代的张彦远提出,他在《历代名画记》中谈到绘画和书法的密切关系时说: 后来这个概念被不断引用并不断完善,直到近代朱耷提出“字画同源”之说。其实这里说的“源”并不是指文字的源头、或艺术的起源,而是指“根源”“渊源”的意思。所以张彦远的原话应该这样断句——“书/亦通于画。”(见图)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原理上看,书法和绘画是相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字字形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书写汉字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到字的重心和对称问题;而同样,作画的时候也要考虑画面的重心和对称的问题。所谓“结字”和“构图”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所以这句话中的“书”和“画”不是一个单独指代的艺术形式,而是代表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字体各异的中国古代书法,和造型各异的古典中国画。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成——
汉字字体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一笔画写好字必须掌握好轻重、疏密、均衡这些美学原则,而同样的道理,这些美学原则也适用于画面元素的构成。换言之,学好中国书法,对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