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国礼是什么级别?

昌若涵昌若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法家,书法艺术家不能和明星一样去比,这个概念太宽泛了。 比如,在宋朝时,书家分“宋四大家”、“苏黄米蔡”等,这些是公认的名派名家。 但其实还有不少人,比如“赵佶”(宋徽宗)他的书法也不错;

还有“高士谈”,他是苏轼的学生,他的书法也很著名; 再比如“王巩”,可能他字写得最好看的还是行草,但是他的《清明上河图》题字,也是风骨劲健,颇得晋唐笔意——如果这幅题字挂在今天的古玩市场,一定会被高价收购的。

当然还有文同,晁补之,李邦彦等人,也都可以称为“书家”。 当然,如果把视角放到今天,上述这些人肯定都不再被称为“书法家”了,因为他们没有一个能够称得上是“书法家”的代表作! 比如,我们说到唐朝的书法家,肯定会想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又或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说到宋代的书家,肯定会想到“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或“米芾”的《苕华帖》;

元代的书家,肯定是首推“赵孟頫”,他的《洛神赋》就算不算上乘之作,也算中规中矩;

而明清两代的书家就更别说了,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杰出的代表作。 但是再一细看,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这些代表作品,多数都是为人熟知的,而且都是碑帖坊里有卖的。 然而,有些人虽然也写过不少好句子,也有很多句流传后世,但他们的字却并不一定能流传下来。因为这些词句,别人用毛笔抄录下来,是可以抄录进书籍里的,所以能保留下来。但这些字,并不是他们最得意的字,甚至可能是他们随意写写的。 举个例子: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写得好,被称为“千古词帝”,但是他的字并不好,而且也没有留下什么出名的书法作品。

明末文学家张岱,写字很好,风格类似魏晋,但他的字并没有流传下来,只能从一些诗文集中找些残片断句。 另外,还有些人虽然没有写出什么流传千古的作品,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或者政治原因,他们的字倒是有可能被保存下来,形成“传世之作”。 这种情况也很多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