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会没落吗?

欧天俊欧天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贴一篇我去年在知乎写的关于中国艺术的文章,这是其中一部分 中国的艺术史其实也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来谈:一是古代的艺术(包括文学和美术);二是当代的艺术。这两段艺术史的面貌迥然不同。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断裂式的变化,而其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本文只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西方艺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中西方艺术的对话)。 中国近代社会由于国势衰微,国人不得不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威胁。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封闭的国门,使“天朝”上国的迷梦被击得粉碎。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文化观念也随着坚船利炮进入了中国,对中国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有意思的是,与军事的失败不同,中国在文化的领域反而赢得了胜利。经过甲午海战、维新变法和戊戌政变的挫折后,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彻底失败了,但在文化领域却引发了新思潮的出现和新文化的酝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梁启超曾这样谈到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形成过程:“今欲革新群治,须先新民,欲新民,必自新其心始”(《论君子》)。也就是说要改变旧中国陈腐的风俗制度,首先要改造国民的思想观念,而要改造国民的思想则要从改造个人的思想入手。那么什么是新的思想和旧的思想呢?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专制的末世,虽然国家贫弱不堪,但是统治者仍然维持着君主立宪的制度,所以旧的观念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这种愚民的政策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和民众的愚昧。因此,当时的思想界所提倡的新思想就是民主和科学,也就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原则。当然,在实践层面它们还仅仅是一种理想而已。

然而这些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能够深入人心并引发一场思想革命呢?这是因为这些理念与当时中国人的一种渴望和期待相契合了,这就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理念。而西方的民主主义恰恰为人们提供了解放自我,实现自由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西学中的许多东西也是中国人没有接触过的,比如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自由平等之类的概念。这对于长期生活在皇权压迫下的百姓来说犹如天籁之音,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因此,当康梁等人用西方的人权共和思想改造中国的政治时,自然会得到知识分子的积极响应,甚至成为社会变革的导火索。于是乎,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就爆发了。 新文化与旧思想的交锋是以反孔教、反礼法开始的(如《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撰写的《伦理的觉悟》一文),结果导致了“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惨局。这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也与后来的左派利用五四反礼教的言论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有关。但这些事件本身却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通过一场理性的辩论达成的共识。

优质答主

谢邀 题主的意思是不是,学的人越来越少? 但我想说的是——这恰恰是书法艺术的魅力! 如果人人都去学,那书法家怎么赚钱啊(比如开一个培训室);如果人人都会,那么书法爱好者就根本没有市场了呀,这样他肯定赚不到钱了! 所以我认为你所谓的“学习的人少”恰恰说明的是现在社会上还是很多人喜欢且认可这门手艺的,所以才会有人做这样的生意或者做这种事情……因为大家其实都喜欢,只是他们可能没时间、也可能没钱来做而已嘛对不对~ 你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再去把练字当成一种兴趣爱好或日常习惯的话,我觉得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压力大,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与空闲时间去做这个事情啦~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有钱又有闲,谁不想多学学呢! 对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