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什么是补号币?
1、何谓“补号”? 所谓“补号”指的是在钞票的印制过程中,由于清分检测或抽样检查时发现少量钞票存在缺陷(缺印、漏印、重印等),需要重新印刷,这部分因为质量问题而被额外增加的印数就被称之为“补号”; 当然这些被增加印数的钞票,只有在发现质量问题后才能投入市场流通使用,其数量相对于正常的钞模用量而言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由于其具有“稀有性”,因此成为了部分钱币收藏者热衷的目标。
2、常见“补号”类型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影响一张钞票是否成为“补号”的原因主要有三种:钞票印刷中的质量问题、钞票清点中的质量问题以及钞票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相应地,纸币的“补号”也可分为以下三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以上四种情况的出现都会最终致使同一面额钞票“成对”出现,但只有最后一种情况导致的“成对”具有相同的价值,其它三种情况造成的“成对”则价值各不相同。
3、如何判断“补号”? 判断一张钞票是否为“补号”的方法有两种,即“肉眼鉴定”和“仪器鉴定”。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公众而言,第一次接触到“补号”可能都是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无法确定“补号”的真实性和完整版本。毕竟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需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才能采信。 所以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判断“补号”的真伪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就是拨打官方的电话进行确认了。这也是最可靠准确的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弊病所在——往往只能确认某个具体“补号”的真伪,而无法获得整个“补号”的相关资讯。而对于部分收集“补号”的资深爱好者来说,他们常常会根据自己多年的收藏经验来给“补号”下一个准确的结论。
比如根据钞票的冠字号码来判断——如果一个冠字号码仅有一两张钞票,那这张钞票很大概率就是“补号”;但如果一个冠字号码下的钞票数量极多,那就很可能是正常流通过的钞票。 再比如根据钞票的荧光反应来进行判断,如果是新票的情况下,可以仔细观察钞票的墨笔标注,看是否有“Y”或者“U”的字样,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补号”;如果已经揭薄或者流通使用的痕迹明显,那就可以通过荧光灯来观察有无安全线、胶片颗粒等特征,进一步判断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