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红漆吗?

西梓童西梓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近日,在阿里巴巴网站上买到一把清代的红漆木扇,爱不释手,喜上眉梢。可是,当看到卖家名片时,却倍感失落。因为,卖家自称“专业文物”,并有“国内唯一专业清代红漆鉴定师”的称誉。但从他的淘宝店铺所出售的其他拍卖品来看,除了有清木器、铜器、瓷器、玉器外,有相当部分的民国工艺品也当成清代的出售。而所标藏品的全部信息中,也没有关于鉴定人的任何介绍。在淘宝网上有近百个以“清”字开头的类目,但真正能够代表清代工艺水平的藏品,在淘宝网上是少之又少。

红漆,又称朱漆、丹漆、油漆、红髹木器,是传统的中国民族工艺。在明代,红漆木艺十分发达,工艺精湛,品种繁多。以朱红漆涂在木器上的做法始于商代,但那时使用的是动物的乳汁;到西汉时期,使用了矿漆;到了宋代,又改用酸性氧化硒;元、明以后,才用天然漆,即酸漆。

清代红漆技术更臻完善。红漆木器一般以紫红木为最。硬木先经削割,入油锅炼,取其深色浮华者,刮去木皮,然后入漆缸,敷以漆浆。入凉池,澄滤去水,再以清漆渍饰,色光莹亮如丝绸,谓之“象牙光”。至精至美者,宛如赤珠,谓之“真金珠”。未搽漆的底木,谓之“地骨”,亦髹漆珍重之。又有蜡地黑光者,以黑漆打光,不描线,不刻花,素面雅洁,宜于写字。清红漆木器还有圈椅、炕床、床榻、桌椅等。

由于受到清廷封建文化统治思想的影响,这种来自异域文化的艺术形式未被当时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在《广州府志》等其他有关古籍中,都找不到红漆的木器、家具的记载。一些学者认为,红漆木器是华夷杂处的时代产物,它是东南亚地区的土风,传入中国后,被汉化,成为一种民间流行的工艺。

而在清代,红漆木器大多为皇家御用珍宝,如乾隆皇帝的宝座以及屏风、御案、窗帘、栏杆、床栏、枕头、几案、桌椅、地板等,均用地轴赤榆木或枫木,尽施红漆,鲜艳夺目,雍容华贵。

但到了清末民初,许多原为宫中珍藏的红漆家具,纷纷流入民间。这些流落民间的红漆家具,是清代红漆木器最具价值的部分。因为此时,清王朝已趋衰落,宫中红漆家具的流失不可避免。这些家具在清末曾有许多是由“京板”“京作”制做的,有许多还是“洋匠”制作精工细作的稀世珍品。到了建国后,这些家具仍然有一部分存在于民间,在台湾以及欧美各国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也偶尔能看到这些红漆家具的身影。

现存于世的清代红漆木器,除了皇宫内的极少数残件及少量流落于民间的精选品外,大量精品均存藏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的故宫博物院。

但无论是故宫馆藏的清代红漆木器,还是流落于民间的品种,只要是在明清两个朝代生产出来的红漆家具,都有共同的特点:即用木酸漆汁,刷在木器的表面。而现代的红漆,多是用油漆稀释液,不是用漆酸制作的,因而不可能发生“长满”木屑颗粒的自然现象;尤其是用现代漆稀释液制作的现代红漆家具,有的还会使人产生一种眩晕的感觉,古人不会使用人工合成的低劣漆液来假冒珍贵的天然漆,所以,那些以现代红漆仿冒古代红漆的木器,肯定不是传统的中国古典家具。

(3)从做工上看,现代红漆木器也难免粗糙,以劣充好。真正的传统红漆家具,虽然也用到金漆,但只是对一些重要部位进行点缀装饰;而现代红漆家具,一般要用到半金半漆(即在需要描金的地方,先敷上漆,然后垫以银质饰物,再敷金漆),甚至纯金镀锤做法。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就是真正清代的红漆家具,绝大多数是没有做油漆面修整的,因为当初生产这批家具时,就没有用到漆,而只是使用了天然漆,即酸漆。当时的天然漆,不具备现代油漆的掩盖力,打磨后还会露出底色,有“肉透”的不平整感,而现代红漆木器,则完全不是这种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