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秉发书画有价值吗?

敖欣灿敖欣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位著名的骗子——文征明。他本是明代的太监,自号“玄素”,因为聪明伶俐,被宫中的师傅教以诗文书 法。他的字写得非常之好,号称和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不相上下。后来,有人评价说他的书法不如宋人,他气得暴跳如雷,和人打赌,拿自己的俸禄换别人一个字,别人写个“寿”字,他连写五张都输了。 这个故事说明,文征明的字是公认的好。

但是,也有人对文征明的字不认可,比如郑板桥就对他的字不屑一顾。 不过,大家毕竟都是文明人,有文化素养,不会像古代的流氓无赖一样,动手动脚。所以,还是用作品来说话吧!

于是,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人的作品。 先来看看文征明的这幅《醉翁亭记》。字体修长,结构紧密,笔画柔和,整体感觉相当协调。如果拿来当书法欣赏,或者刻成碑文,当然不错。 但是拿来实用呢?就拿送亲戚好友的帖子来说吧,这么娟秀的小楷,如果用来写帖子,那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再看看郑板桥的这幅《中堂》。虽然结构不够匀称,笔画也有些潦草,但笔势奔放,结体变化多端,乍一眼望去,还真有些乱中有序的味道。拿这种字写帖子,送长辈表达感情,似乎可以接受。

现在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汉字书写并不重视。有一项调查表明,80后只有10%的人会正儿八经地写字;90后则更差,只有5%的人会正儿八经地写字。 许多网友看到贺先生的字画,都赞叹不已。有人甚至出高价购买,都被贺先生婉言拒绝。

其实,像贺先生这样的书法名家,原本不值得我们过多褒奖。毕竟,书法作为我国的国粹,有不少人都将汉字书写当成一种艺术来传承。 但问题是,现在真正有功底,能拿得出手的国字水平专家实在太少。而那些所谓的书法专家们,他们的字拿出去可能真的没人买账。他们只能靠着过去的名声,混一下资历,评评职称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