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十元人民币暗记在哪?
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市场近30年了,但是作为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的延续,它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收藏价值和意义。第三套人民币共发行了62种票面,其中纸币58种,硬币4种。这些纸币中有些由于设计新颖、图案独特而被收藏爱好者所钟爱。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0年开始发行到2000年正式退市,流通了整整40年时间,在这期间国家一共印制了72个版本。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细节已经难以考证,这些纸币上的“暗记”到底是哪一些呢?
目前比较公认的暗记有5处: 一、冠字码 每张钞票的正下方都有阿拉伯数字冠字码,这个容易找到。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些冠字码用简写字母表示,如“I”代表“1”、“V”代表“5"等等,这些字母是印刷厂根据票面大小来标记的,带有很强的规律性,一般收藏者都可以分辨出来。 二、凹印手感 这套人民币采用了凸版印制工艺,所以在正面都留有了凹凸感,这种凹凸感是真假辨别的关键证据。
三、固定水印 第三套人民币的水印经历了“空心五角星”、“满版水印”、“全胶印无水印”这3次变更,而能确定的暗记只有“满版水印”这一种情况。通过观察钞票正面的凹印手感可以找到这种特征。
四、“R”、“SR”标志 “R”、“SR”是“人民”的拼音字头缩写,在原稿上用铅笔标注,印钞纸经过刮擦后会显露。 五、“Y”字水印 第三套人民币有一张特别版的纸币,那就是“车床工人”一角纸币,又被称为“Y"字水币,以1000元纸币为例它的鉴别要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