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珠子文玩价值吗?
“草珠子”这个名词就有点问题……草珠子的“草”字,指的是“草质”的意思。而“珠子”两个字,则是指形状像珠子的石头。所以这八个字描述的应该是一种东西——形状像珍珠、材质是植物的玉石(或者说是玉髓)。 这东西就是玛瑙,具体一点儿可以称作“水沫子”或“水沫玉”。这种材料在现代被广泛用于雕刻各种工艺品,但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玛瑙器物来自于我国辽宁省阜新县查海遗址,属于辽河中下游文化系统,距今约7000多年。 从春秋到战国,有关玛瑙的记载和出土文物不断出现,如陕西出土过秦代的玛瑙钩环,河北出土过燕国的玛瑙环,四川等地也有汉代的玛瑙杯等。但是,这些文物中的玛瑙绝大部分都是外来进口料,或是来自缅甸、印度河流域,或是来自欧洲地中海沿岸和中东地区。 那么到了唐代,人们开始在自己的领地内寻找宝石原料。新疆地区出产的玛纳斯玉(后来又称“玛纳斯绿色玉”)开始大量进入中原宫廷,成为皇帝和贵族们最喜欢使用的玉石材料之一。
宋朝之后,新疆玛纳斯玉外销至日本,被制成各种饰品。同时,我国民间也开始用当地的玉石材料制作各种首饰。除了新疆之外,北京周边也出产一种叫做“京白玉”的玉石,颜色洁白,质地细腻温润,非常漂亮,常被做成手镯、坠饰等。 而所谓的“草珠子”,其实指的就是用草白玉石材制成的珠子。这种珠子因为色彩淡雅,适合所有肤色的人佩戴;而且材质柔软,易于镶嵌,因此常常被做成了各种首饰品。
时至今日,用草白玉制作的装饰品已经不多见了。不过,在内蒙古等地却仍有采挖,且多作为玉雕材料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