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旧书价值?
其实这个问题我回答起来有点心虚,因为我对古书鉴定的了解主要源自于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录》。金老在书中写乾隆皇帝在评价一本藏书时写道“这本《四十二章经》虽说是元朝的刻本,却极属可贵,元人刻书,字体较为粗犷,此经字法颇为谨严”(当然,乾隆皇帝是个爱书之人,他评价一本书的好坏并不只是从版本意义上来讲)。虽然乾隆皇帝的话不能作为鉴定古书的唯一标准,但至少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古书的版本是有不同价值的。那么如何来区分这些不同版本的书籍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
一、看版芯 在图书行业,通常将单面印刷的书本叫做“单面打印”或者“单面打样”,而将双面印刷的书本叫做“双面打印”或“双面打样”。通常来说,单面印刷的书本要比双面印刷的书本要晚出不少,这是因为印刷技术的发展导致单面印刷的成本要高于双面印刷,所以如果是同一出版社出版的同一种图书,一般情况下是单面印刷的书本比较新。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民国时期有些出版社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双面的印刷方式印书,结果使得他们出版的书比同时期采用单面印刷的出版社要早一些。
二、看封面 这里说的封面不仅仅是普通图书的外包装,也包括古籍书的封面。对于古籍书而言,其封面有着不同的形式,有的封面上书口处会有“线装书”字样,有的是“函套”装帧,还有的是“折页”装帧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装帧的古籍书,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总之,多看多学多积累,你一定可以分辨出来。至于普通图书的封面,多看多积累也应该可以分辨出来。
三、看版权页 每一本书都有其特定的“身份证号”——它是图书发行流通的编码,通过这个编码可以了解到这本书的很多信息,其中包括出版发行的时间、出版社的名称、书名、ISBN号等信息。如果看到一本书的版次是很多个0,或者发行数量是139万册,或者印次是第8次的,一般来说都是较新的版本;假如你看到了一个出版时间很久的图书其印数却是很大的,那就要小心了,有可能你买到的是盗版书或者是二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