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碧玉和墨玉哪个价值高?
“墨玉”这个词在玉石行业里,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词。因为它不仅外形低调,颜色深沉内敛,而且内部纹理也是黑白分明、层次清晰,经常让人误以为有“墨点”“墨斑”的和田玉才是墨玉,实则不然。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墨玉,严格意义上指的是“烟青玉”,属于青玉中比较特殊的品种,因其颜色如墨、似烟而得此名。
因为其颜色为墨黑色,所以经常被人与“黑碧玉”混淆,但二者无论从产地、结构还是成因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如图1~3)。 从图中可以看出,黑碧玉和外部的玉肉色差较大,呈明显分层状态;而墨玉则内外颜色接近,呈现渐变过渡状态。这是由于二者的矿物组成不同导致的。 据检测,黑碧玉中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平均含量在98%以上,个别样品高达99.54%;其次还含有少量阳起石及铬铁矿等。其中,透闪石的颜色根据成分的不同分为两种,即阳起石含量高者呈淡绿色,阳起石含量低者呈深绿色。
一般来讲,若把透闪石的含量换算成颜色,相当于中性色调的绿色;当含铁量低于2%~3%时,颜色偏黄;而当含铁量高于7%~8%时,颜色会呈蓝绿色。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测定得出一块黑碧玉颜色的具体数值范围,再结合上面的换算公式反推其内部的阴、阳起石等金属矿物的含量情况。 至于墨玉,虽然它的外观与黑碧玉十分相似,但矿物学意义却大相径庭。从图中可以看到,其内部分层不明显,玉色均匀,这是因为它的矿物组成中除了含有一定量的透闪石外,还有较少量的阳起石或方解石(图3)。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黑碧玉和墨玉都含有一定的金属矿物,但因为金属矿物颗粒很小并且散落在透闪石的晶粒之间,因此在自然光下肉眼很难观察到明显的光泽。只有在光源较强的时候,才能看到淡淡的光晕。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这种光晕是围绕在一个模糊亮圈的周围,似乎有个明亮的核心。这与羊脂白玉或白玉中的“糖玉”等不同,后者是没有明显核心的亮斑。这一点也可以作为区分二者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