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弥勒佛瓷器有哪些名家?
说到民国的“喜”字款,就不得不谈到一个人——陆子冈。 他是制瓷业中仿玉器雕刻的第一人,也是“喜”字款瓷器的第一人。 陆子冈(1685-1736),江苏太仓人,祖籍浙江上虞,清代名玉雕匠人,他制作的玉壶针、玉如意等器物,受到康熙帝的喜爱,并因皇帝青睐而成为当时最受宠的宫廷玉雕师之一。
乾隆年间,陆子冈后人进贡一件用白玉雕成的荷叶鸡壶,深受乾隆喜爱,并被纳入“千工万料”造办处。后来这件“干工万料”的白玉荷叶鸡壶,成了乾隆爷的心爱之物。 然而,让陆子冈成为一代传奇的,却是他发明的“印坯成型”法,也称“模压成式”。 这种制造工艺,是用模具在陶土上压出造型完整的器物,最后将陶瓷器烧结定型。由于这种方法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在清朝中后期被大量使用。 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陶瓷器的纹饰只能用凸出的线条来表现,看起来不够美观,且无法表现出玉石般的通透感,不太符合文人雅士的情趣。于是有人提出,为何不用篆刻的艺术来表现花纹呢?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就这样,陆子冈开始尝试将印章的形式运用在陶瓷器上。他的第一步,是复制印章上的纹理,在陶瓷上刻画出类似印章的花纹;第二步则是把镌刻好的印章粘贴于陶瓷表面作为装饰。 经过无数次尝试,一种全新的装饰技法诞生了——“烙花刻痕”。即用微火将印章烤热后按压在瓷胎上留下痕迹,然后再加以描绘。 这就是“喜”字款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