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陕西造铜元有几科?

公舒锦公舒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大概10多年前在陕西咸阳西郊XX村搬入一套四合院,房子很旧了,但是院里有一棵很大的柿子树,夏天树上结满了果子,院子门口有一个石缸,里面养着金鱼,当时住在这里的是一个姓王的住户。有一天早晨我去晨练,看到他在院子里翻出来一些大小不一的金属圆片,问我这是什么,我说不知道,他说可能是一堆古铜钱,当时我没什么兴趣,就和他一起整理,果然发现一堆金属圆片,有大有小,最大的和现在的五毛硬币差不多大,最小的像黄豆一样大。那些大的我给他挑出来放一边,小的我就都自己留下了,大概有几十枚吧,后来都花掉了。

这些就是我在王大爷家发现的“陕甘造币厂”制造的铜板,正面是汉字“陕西”或是“西”字,还有的是“甘”字,背面都是英文“中国”或者是“CHINA".这些钱币由于铸造量比较大,流传下来的比较多,因此在古钱币市场上不太值钱,大概几块钱一枚。

我当时好奇,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有的人家里收拾破烂的时候能够找到一大堆,有人甚至称是“钱堆子”,看了这些“钱堆子”的照片,大都在桌子底下或是角落里,被人遗弃多年,似乎能够想象当年军阀混战时的情景,有人提着箱子或背着包,里面装了满满的一箱或一包银元或是铜板,也不知道是偷的,还是抢的,也许是收买的,他们或是带着这些银元或是铜板到处逃跑,躲避敌人的追捕,在逃亡的路上,有的把箱子或是背包丢了,于是这些货币流通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做饭的钱、买布的钱或者是交税的钱;还有的士兵把刚刚发行的新版货币撕下一角留在桌上,转身就去打仗了,留下那位打扫房间的阿姨望着这一角钞票不知所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