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锡记宜兴紫砂壶是谁的?

巢思勉巢思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锡记”款,底章为“二泉”或“荆溪”,“二泉”是宜兴本地的陶瓷土窑址“惠泉”的别称,而“荆溪”则是宜兴别称之一;由此可判断,此壶应为当地制作。 “民国锡记”款的紫砂壶,其时代应该在民国早期到中期之间,由于缺乏相应的史料佐证,无法进一步确定具体制作日期和对象。 这款壶的造型比较特别,流、把与身相连通,整体造型如同一个“工”字,故称之为“工字壶”。 此类造型的壶在民国时期较为流行,例如1925年陈鸿仪制作的“泥绘山水图紫砂壶”,以及1930年左右潘仕成府上供奉的“朱泥小鼓耳壶”,皆与此壶相似。

另外,清乾隆年间制壶高手杨彭年所创作的双圈法作品里也有类似的壶式,可见此壶样式之晚。 根据“锡记”底章的不同,又可将“民国锡记”壶分为“二泉”和“荆溪”两大类,前者的底部印文为“无锡县志锡记茶具厂造”或“上海南市区洪德路锡记茶具厂”,后者则为“苏州南门外慧泉山房锡记茶具厂出品”或“苏州市沧浪亭畔锡记茶具厂出品”。

关于“二泉”和“荆溪”两类的具体划分时间,因为资料有限,暂时难以准确判断,但“二泉”一类的底章多出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荆溪”一类则稍晚一些,大概在三四十年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