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个银元有多重?
《大染坊》这部电视剧很喜欢用“块”来表示重量,比方说五百块大洋,那就应该是五万元左右。当然,电视剧里一般都是夸张的场面,比方说打仗的时候往敌人堆里扔几十块大洋,那肯定就得死好多兵。正常情况下,一百块大洋估计也就能换一条命。
一百块大洋,放到民国的时候,算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在1935年之前,银元的面值有五种,分别是壹圆、中圆、贰角、壹角、半角,其中半角比较少见。1935年之后,因为面临外国银元的竞争打击,所以就改革了币制,按分量来计算价格,不再使用银元这种计量单位。具体改革的内容就是用三角一分换算一点二斤四两,然后依此建立新的币制。既然重量给定了,银元的报价就只跟白银的价格有关了。
一直到1948年,因为战争的原因,全国的银价飞涨,一块银圆(银元的一种)的币值达到了三百元人民币左右,那可是一百多两黄金啊。
在1948年的时候,全国经济已经崩溃,当时的一百银圆,只能买到一个鸡蛋,一把莴笋,或者一只鸡。到了1949年,银圆就更加不值钱了,一百银圆只能买到两张邮票或者一只老式的表。
那么,在1927年的时候呢?我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那会的银圆价格相对稳定,一块银圆的购买力平均在四十九元左右。当然,因为是平均数,所以会出现偏差。不过这种偏差不会太大,我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略微的调整,就把1927年各种货物的银圆价值修正为:
100银圆=100元人民币=10000枚猪肉
50银圆=50元人民币=5000枚猪肉
20银圆=20元人民币=2000枚猪肉
10银圆=10元人民币=1000枚猪肉
5银圆=5元人民币=500枚猪肉
一银圆=一元人民币=100枚猪肉
猪肉一斤五两,50银圆可以买到一万斤猪肉,100银圆的可以买到两万斤猪肉,而1927年的时候,猪肉平均一斤八两重。你可以按照当地猪肉的价格进行修正,这样就可以算出银圆在当地方便的购买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