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文大元通宝有价值吗?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有价值的,现在市场价格大约50元左右一枚。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与汉文大元通宝并行,八思巴文为元代梵文字母体,由当时国师八思巴创制。八思巴文又称梵文宝钞字或梵贰字,是严格意义上的梵文,而非类似蒙古文字母的组合;相对蒙古文和西夏文而言,梵文无疑是更为严谨的一种文字。八思巴文形体美观,书法精湛,点画圆润,结构优美,极富特色。但由于元代短促,知晓者不多,故流传甚广,近半个世纪以来渐受重视,收藏研究之风日盛。现藏于世界各国博物馆的元代八思巴文钱币资料甚多,近年又有相当数量的元代八思巴文钱币面世,种类多得近于100种。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的篆体字书写十分工整,此币中有个别钱文稍欠工整,其字形略带扁方。这种钱币铸额不大,传世品不多,有铁范线,文字挺拔俊秀,制作工整。
大元通宝是元代第一批流通钱,其版式有汉文、八思巴文两种,并铸有骨币。大元通宝钱文篆、楷、八思巴文三种,而以八思巴文为最少见。
八思巴文(也称梵文字)为元代蒙、藏、维等民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元代藏传佛教著名学者、大臣八思巴·图秘鲁·桑结钦巴创制。元代建立以后,八思巴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征请,于中统元年(1260年)冬来到元大都(今北京),在隆福寺设立了元代的第一个藏学研究中心和传授佛教教学机构——宣天台。八思巴在宣天台总结了以前各类文字的特点,创制了这种新的拼音文字。元贞元年(1295年),皇庆二年(1313年)又两次进行增补,形成28个辅音字母和一个元音字母,共30个。其排列规律是,元音字母在左,辅音字母在右,互相对称。其书写形式为横书,自右而左,横版反书,由上而下。八思巴文创造了反书的写法,并有了一定的形制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