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年壹圆多少克?
1、壹圆,即是银元上的“圆字”两旁的币值。从民国元年(1912年)3月铸造民国元银币开始,至民国16年(1927年)废除法币为止,民国时期有近20年的银元流通历史。从银元背面蟠龙纹饰的不同,往往能将银元和壹圆混同起来。
2、国三年(1914年),天津造币总厂铸行的银元带有英文字母“L”的侧影,俗称“坐洋”,币值背面标有“ONE DOLLAR”,中文译意为“壹圆”。从铸行的时间上看,此币比“站洋”(即光绪元宝英文字母“Y”旁有竖点)要晚,但此币出土的数量较多,现存世量也大,所以实际价值远低于“站洋”。
3、从币值来看,“站洋”和“坐洋”都是壹圆,但从图案来看,“站洋”的造型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美学,人物体型匀称,双手持挂有枪套的佩刀且脚步稳健,目光果敢严肃,颇具阳刚之气。而“坐洋”的铸行时间晚于“站洋”,且人物造型相对“站洋”偏瘦小且软,缺乏“站洋”的挺拔之感。
4、从背景的纹饰来看,“站洋”的凤凰造型生动,盘身上扬,尾尖似火焰且边缘绘有彩色光环,极富动感,亦寓有“凤还巢”,“喜相逢”之意。而“坐洋”的凤凰形体较大且臃肿,尾部仅绘有黑色光纹,亦欠缺色彩的渲染。
5、从英文的写法来看,“站洋”的英文字母均为大写字母,“ONE DOLLAR”字体端正,字母间隔清晰,具有欧美的艺术造型感,气势宏伟。而“坐洋”的字母均为小写字母,且“DOLLAR”的第一个字母“D”右上方的无边框字母“R”,右边竖写小写的“1”字,这种写法非常少见,虽整体风格仍保留欧美风格,但总体显得不太工整。
6、从铸造工艺来看,“站洋”的整体压印较深,字面侧看似凸出,而“坐洋”的相对平行,侧看文字是凹下的。且“站洋”的蟠龙鳞片更具立体感,脊线挺直,珠圈较“坐洋”的稍大。
7、从材质上看,“站洋”的含银量高,“坐洋”银质稍差且含银量偏低。
8、从背面的印章来看,“站洋”的铸造局印章(天津造币总厂)较为规矩,而“坐洋”的偏右,且较为潦草。
9、从版别上看,“站洋”有“大花”版、“小花”版两种,大花的开花较大,双箭头的箭尾朝上,“L”的尾端有下垂的丝状,而小花版则是双箭头朝下,“L”的尾端如刀剖一般,很平。 “坐洋”至今未见有版别之说。
从以上的阐述来看,“坐洋”和“站洋”虽然为同一个时期的银元,但实际价值上两者相差近半。其主要原因在于铸造时间早晚、传世数量的多少、图案和质感上差异、书体不同(大写和小写)和币值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