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00周年纪念钞区别?

和瑞琪和瑞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00年前,中国的封建社会被崭新的民主主义社会所代替,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纪元。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将公历1912年定为中华民国元年。1913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人民主权、三民主义、共和政府、军国主义”。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再次称帝,两天后宣布退位。中华民国短暂的帝制告终。1917年,张勋带领武士军复辟,但仅维持12天便失败。1921年,陈炯明在广东省内举兵叛变,反对孙中山就任总統,被孙中山击败后逃至香港。1924年,冯玉祥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皇宫。

经过无数次变法和事变后,逐渐形成了国民政府的法律和制度体系,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新宾府成立,定1928年为中华民国十七年。这一时期的纸币上开始出现“中华民国国徽”,及孙中山正面肖像,同时在正面和背面印有面额、发行单位和机构,以及声明:“本钞票券,不得贴现存押货款,否则东家失主照票估值抵算,其损失由雇主负其完全责任。”1936年5月15日中钞总厂举办三栏票证纸比赛,提倡产业用纸、限制贴现、杜绝浪费。

从历史看,中国银本位制度和金本位制度下,产生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枚普通金币——光绪金币。由于近代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缺乏固定有效的银本位或金本位制度下金币铸造发行制度,且近代中国普通金币的铸造非常有限;从世界范围看,近代中国普通金币的铸造更相对少见。从光绪朝后期直到宣统一朝,由于中国的银币和铜元主要流通领域发生变化,作为辅币或奢侈品的铜元开始占据主要地位;同时由于中国金银比价的剧烈波动以及缺乏必要的调控措施等因素影响,使当时的金币铸造根本无本国货币之本。

三,关于新中国1948年人民币的发行,中国国民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严重的物资匮乏造成金银、银元、现金普遍短缺。1946年11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财政部金融局发表《严正声明》,宣布自16日午夜起,银圆出口禁止,内地银圆须呈交首都银行兑换新币。但走私出口仍在继续,中国国内的银圆数量日益减少。1948年6月1日,首都银行总经理俞鸿钧向财政部长王云五汇报,若中央银行不迅速恢复银本位,则由首都银行提出三项方案,一为停兑,二为提早兑现,三为征收利息。王云五同意第三项,并请俞鸿钧妥筹办理。1948年7月1日,中央银行公布,凡拥有银圆5元以上者,随时可持原银圆向中央银行兑换新币,7月31日截止。但截止日第二天,中国上海便爆发了银行提存风暴。中国银圆兑换新人民币的比率为1元准金银圆可兑换新人民币250万元。但是,由于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便开始大量印行法币和以纸币为主流通,银圆已经无法在国内流通。这次新币的发行,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公库流通新币取代银圆。

新币的出现,引发了1948年的中国“银圆风暴”。

从1948年6月1日首都银行开始,上海、广州、南京、汉口、重庆、沈阳等地的银行,都发生了存款客户取出银圆风潮。1948年6月4日,交通银行提出以黄金兑换银圆。1948年6月5日,中国农民银行以低于市面价格33.33%出卖银圆。1948年6月11日,中国中央银行发布《银圆管理办法》。1948年7月4日,中国金融学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金融讨论会,确定将法币改为票券,作为辅币在国内流通。7月9日,中国农民银行正式宣布:所有存款均改存金圆券。7月13日,中国中央银行公布《金园券发行办法》,宣布由7月30日起,取消银圆流通,实行金圆券一块兑换银圆5元的制度。中国国内银圆流通终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