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使用什么釉料?

荀紫怡荀紫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釉料是瓷器上的装饰材料,施于坯体表面,经高温烧成,使瓷器更加美观,增加价值。清代釉料的品种较前代有了发展。颜色釉创制了仿古色及杂色釉,并发展了胭脂红、珊瑚红、葡萄紫、天青、淡翠、翡翠、金砂、窑变等釉色。

仿古色主要是金(或鎏金)彩、古铜彩、紫砂及黑(乌金)彩等。金彩和古铜彩出现于晚明时期,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逐渐盛行,成为清代釉上彩。清代的黑彩,多为紫砂,因仿效明代青花瓷的釉色而称之为古铜彩或黑釉,又称为乌金釉,其色泽黝黯油润,似古铜之色因而得名。紫砂在明代已有烧制,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镇创烧了仿制明代紫砂茶具的紫砂器,风格独特。仿古色也是清中期色彩釉中的一大类,其他各种仿古色釉均出自仿造金彩和黑(或古铜)彩釉色,清代仿古色釉主要是仿制哥窑开片釉等宋代名窑名瓷。如康熙的乌金釉和明代的紫茄色、棕眼十分近似,其釉面有类似古代哥窑开片纹,因而称乌哥釉;康熙时期创烧的仿哥窑开片釉,以仿哥窑釉装饰器物表面,其釉面开片纹路,类似哥窑开片,釉色晶莹,光泽似玉。而紫砂、铜红釉和绿彩也是明清色彩釉品种之一。

铜红釉为釉下着色釉,因其为主要着色剂为铜,故名铜红釉,也称景德砖,其釉面平滑,色泽青红或红色,呈色稳定。清初在烧制仿永宣青花瓷器的同时就仿造宣德红釉,所烧成品呈暗红色或暗青色。康熙晚期至雍正时期,红釉色泽由深至浅、由偏暗红到偏粉而透明。如淡红、艳红、胭脂红、亮红、积红等,称为娇红,色若珊瑚,或称“珊瑚红”。清代的康熙、雍正时期,葡萄紫釉色泽为暗紫色,釉面出现少量不规则的结晶。乾隆时期,紫釉色由暗紫变为明亮而稍深的紫色,称为“玫瑰紫”。乾隆时期,紫釉的烧造技艺和外观质量都达到了全盛时期:“玻璃质”,釉面莹澈透明,釉色暗而釉层厚,紫色中泛微粉。如浓艳的紫色釉和淡雅的粉紫色釉,色泽均较均匀,釉面光滑明澈,色泽淡雅宜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