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元是什么官?

班跃宇班跃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清代,科举制度达到顶峰。科举入仕的途径被堵上的士子,通过科考获取地位成了他们追求功名的最佳途径。为了获得功名,不少人在“八股”上下功夫,文章写得非常好。

但是,一旦金榜题名,这些“状元”会获得什么官职呢?

明代状元授从三品官,进士则授从九品官;清代则不同,状元授殿试一甲一名,授职翰林院修撰、授正七品官。状元、榜眼、探花,皆称进士及第。进士及第者,第一名称解元,二名称会元,三者称为“三元及第”。殿试的第一名,会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等,或授翰林院编修。进士及第之后,状元授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而进士出身者,则授主事、中书。六部、理藩院、宗人府各授主事。内阁中书科、孔目、授御史者,授主事。翰林院、詹事府、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国子监、鸿胪寺,都授七品、修撰、侍读、侍讲、编修等官,国子监、司经局、天官寺、钦天监,授博士、学正、学录、博士、监丞等官,太仆、光禄、鸿胪,授八品、委署、正九品、未入流等官。外官授知州、知县等官。进士出身,授官者皆择用。

外任知县,武任守备、千总等官,初授为六品、七品、从九品者,初授官四品、五品者,择有文采者授,其武官,择其有文采者授。外任知州者,授同知等官。武任参将、游击、守备、千总者,初授三品者、四品、五品者,择年资深者,亦如之。

外任知州以下选官,有文才者,授同知,无文才者,授通判,各道授推官。武官初授四、五品者,择年长者,授都指挥、参将,初授三品者,授都指挥、指挥使。

武官初授三品以上用进士出身者,武任守备以下者,初授未入流者,皆用武举选补。

进士出身授外官者,有文采者,授知县以上者,无文才者,授州同、县丞,四品、五品,武任千总以下者,初授者,皆用选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