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镇纸怎么鉴定?
镇纸,顾名思义有镇居家具,压纸的作用,多为文人书桌上之器物,镇纸起源于古代封建贵族以及文人心目中的“镇宅吉祥”寓意,多用于镇纸吉祥。
清代铜镇纸的鉴定方法可以大致从形制,纹饰,工艺,铸钱,年代,铜质等方面对清代铜镇纸进行鉴定,一般通过上面几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具体鉴别方法:
一、形制:以古代常见的方形,圆形等为主,其造型也富于美感,讲究吉祥寓意。
二、纹饰:多采用象征吉祥的图案与纹饰。
三、工艺:清代铜胎,多为黄铜铸造,质地坚硬。
四、铸钱:清代铜镇纸以“大清铜币”为主,铸造年代为1900年到1911年。
五、年代:清代铜镇纸铸造年代基本为清代,其他年代铜镇纸少见。
六、铜质:铜为铜的合金,铜合金可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三大类,其中黄铜占铜合金重量约50%,青铜占比例较小约30%,白铜仅占20%左右。
清代铜镇纸收藏需要看个人的眼力,多学习清代铜器鉴别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