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地会制钱了吗?
天地会,又称三点会、三合会(清末传至台湾后与“和”字相结合),是清代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而在下层社会长期流行的秘密结社。天地会产生的具体年代,学术界看法不一,一般认为始于清康熙年间。天地会在全国兴起,主要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会众主要来自东南沿海和中南、西南广大地区流落城乡下层的手工业工人、农民、苦力、纤夫、轿夫、店员、船工等。
天地会是利用“传帮带”方式吸收成员的江湖组织。其成员的活动方式,或开店铺作为据点,或流落四方从事苦力杂役。他们平时分散在社会底层,很少公开露面活动。发展新会员,也多在秘密的场合下进行。所以,天地会在社会上影响虽大,但人们对他们的内部情况十分陌生。清政府从康、雍、乾到晚清,用尽各种手段,也无法真正摸清他们的底细。这种秘密结社与流通领域关系最为密切,利用制钱(铜钱)作暗号就是他们的惯用手法。
在天地会活动中,将一些“字”写在制钱的大小样边上,作为会众识别的暗号,称为“点钱”。天地会点钱的内容,主要有本堂名称、入会年月日、师弟兄排行、江湖上的江湖口眼等。如某人身上有一枚钱上写着“七六戊辰”,就表示他是某堂口(即入会地点和组织)在戊辰年(1818年)入会的第七批(七六)弟子;某人身上点有“四二九八五”,就表示他在本堂中(即师兄中)的排行是(4)师叔、(2)大师兄、(9)二师兄、(8)三师兄、(5)自己是四师兄。这种点钱,一般会众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