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元宝背天有价值吗?

怀裕栋怀裕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应天元宝背天,是铸工极差的北宋伪钱。面文应天元宝以宋体书写,直读,光背。铸工极其劣弱,字口浅平漫漶,地张不平,锈色新红。此钱为现代劣仿应天通宝背天而制,其在后者的基础上将背面的天字加大加深,使得整体模显得不协调,应天通宝四字变得更为模糊不清,其铸造粗糙,边道不齐,毫无收藏价值。

应天元宝,是宋哲宗年号。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赵煦继位,时年10岁。由于宋哲宗年幼,由向皇后垂帘听政。1086年改元元佑,是为元佑元年。元佑八年又改元绍圣,是为绍圣元年。绍圣三年又改元元符,是为元符元年。元符三年复改元“建中靖国”,是为建中靖国元年。建中靖国元年又复元佑年号。这样算起来,宋哲宗赵煦建元5次,除建中靖国用了一年外,其他都是多次使用(赵煦在位15年)。

宋制:“非皇帝登位,不许建元”。这五次更改年号,与宋哲宗关系不大,基本上是由当时的皇太后和宰执大臣拍板决定的,它反映和体现了北宋晚期新旧两党的倾轧斗争。如绍圣年间使用“绍圣”的年号,主要是为了“绍述神宗皇帝”。神宗皇帝死后,保守派执政,于是年号改用“元佑”(意为“佑助先帝遗业”)、到了司马光死后,哲宗亲政,徽宗还幼,哲宗的祖母高太皇太后又支持新党执政,于是又改为“绍圣”年号,“绍”即继续之义,所以又叫“绍述”。建中靖国元年,哲宗亲政,下诏复“元佑”年号。这是第三次使用元佑年号,所以也叫“元佑第三”。

宋哲宗一生五次建元,却没有铸造年号钱。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从宋徽宗赵佶的大观通宝开始,才把年号用于钱币的。宋神宗以前,用钱文与皇帝谥号同名,当时还没有在铜钱上铸年号。钱币学家研究宋代钱币,一般都注重政区与年号的使用。所以宋哲宗在位虽15年,铸造的钱币却有以下几种:

年号钱没有一枚。政区钱有二枚,“应天元宝”、“应天通宝”,应天府是宋仁宗家乡,赵恒做宋真宗皇帝时,升宋州为应天府,应天是宋真宗赵恒的谥号(宋真宗死后,庙号“真宗”。谥号叫“应元皇帝”。),真宗是宋仁宗赵祯的爸爸,宋仁宗自然也给爸爸脸上贴金,追用父谥号“应元”,为纪念爸爸建的都城,把“应天”二字铸在钱币上。宋真宗死后,葬于“永定陵”。宋仁宗死后,葬于“永昭陵”,都在陕西巩县。现在应天元宝、应天通宝钱传世很少,皆为珍罕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