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票是用的什么纸?
清代银票是用的宣纸,也有用皮纸和竹纸的。清代银票所用纸张的基本特征如下:
1、清代银票用纸的帘纹和毛边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皮纸中夹贮大量纤维束,并呈丝状、块状、团状分部,且不甚均匀,这与皮料纤维较韧不易打解有关。皮纸中的草类纤维以稻、麦等谷物为主要原料,与纯稻麦草纸相比,纤维含量略低,呈淡粉色,纤维均匀,纸质较好。
(2)纯皮纸纸浆中不含草类纤维,纤维组织均匀,表面白色或微黄,纸质薄细、坚韧耐用。此类纸张在各种纸币中均有使用但以银行兑换券和辅币券较多。纯皮纸所用原料为黄 椿 、桐树皮或桑树皮。因制造工艺优良,其纤维比一般皮纸更细腻均匀 ,且不含纤维束 。1949年解放初期的“暂(借)银券”、“东北银行券”、“华北银行券”以及“内蒙古银行券”等纸币,均为纯皮纸印制。
(3)皮料纸纸质松软,呈灰 白 色 或 浅 褐 色,纤维长短不一,有明显的丝状皮料纤维束(团),由于皮料纤维长度比草类纤维短,又未经漂白,所以纸张呈灰色,纤维杂质较多,较为粗糙,纸面偏黄且易泛红、脆、老化。
(4)宣纸纸浆中以檀、稻为主,也有以檀、桑、构、竹等为主要原料的。根据原料配比的不同可分为“净皮”、“棉料”和“芯料”三个品种。从纸面看,呈浅牙黄色,纸质清白细密、纤维组织均匀,有明显的竹帘纹和毛边。宣纸强度和表面吸墨能力在各种纸张中均属最优,纸面不起毛、不断裂,无龟裂老化等现象发生,且易于长期保存。民国时期的地方银行银号发行的货币几乎都使用宣纸印制。由于宣纸所用原料中含有檀皮,故制成的纸张不易造伪。
(5)道林纸为机制银票的高级用纸。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英国及日本运人我国。其纤维组织均匀紧密,纸面光滑,具有优良的施胶度、抗水性和抗酸性。有连史、海飞、龙凤等纸厂专门从事仿制,并定名为中道林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