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什么书法作品格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三月初三王羲之兰亭诗序》。晋代王羲之撰文并书写,是为三月初三日在会稽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市的兰渚山下)举行修禊祭祀活动时所作的序。《兰亭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永清新,自然天成,为历代文所推崇。
朱熹称“自晋以来,解说经文者,莫如《周易》为众矣,然其卓然名家,可学者盖寡也。独有王逸少之说,可谓极于简易广大,明通古今之妙者也”。历代书家也称其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太宗称赞王羲之书法“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郡(郡应为都)妙绝于时,可哉,可哉!”
《兰亭序》流传下来只有摹本和临本。在唐代就被视为稀世珍宝,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死后将真迹携入坟墓,现世传摹本有唐临王羲之书《兰亭序》28帖,最有名的有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本(神龙本)。褚遂良摹本尤为著名,现藏日本帝室。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摹本用楮纸双钩廓填而成,墨色淡润,字势流美,亦是珍品。石印本较多,以商务印书馆所印褚摹本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