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四绝中有谁的作品?

丘婧瑶丘婧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王齐翰,江宁(今南京)人,南唐后主李煜时任宫廷待诏。专工人物、仕女,兼精禽鸟,与周文矩齐名。尤以画耕获、田家、村市、风雪、溪谷、鞍马为冠绝。传世的作品有《勘书图》,另《纨扇仕女图》和《南庄马上图》待考证。《勘书图》(故宫博物院藏),画一高士坦胸踞地,勘书沉思,其旁书、唾壶、茶具、团扇、拂尘散置。一童坐墩秉烛,一童坐地烹茶。神思凝注,闲逸静穆,描绘出一派淡漠平和的书斋清趣。人物皆细笔勾衣纹,用傅色渲染,工稳雅洁。画上无款印,存有篆书御笔填题:“南唐画院待诏王齐翰奉敕作丹台勘书图。”此虽后刻,但图是南唐作品应无疑问。

董元,生卒年不详,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南唐画家。本名通,字叔达。江心(今江苏)人,以字行于世,事南唐主李煜为北苑副使,故亦称董北苑。建业(今南京)人。擅长山水、龙、水、牛、虎,在南唐时已誉满江南,入宋后,为“宋朝水墨始盛”的开路人,对后世影响很大。董源山水画有两种风貌,一是南唐偏安江左,山川林麓,茂密葱郁,董源以此取法,形成郁勃生动、清新润泽的江南山水一派。一是以江南地区盘礴浑厚的山体、植被茂密的土岗、苇塘、山石、杂树为题材,创巨阔雄健、平淡天真之格。董源的艺术在当时鲜有知音,至宋代米芾加以推举。米芾不但在理论上提出“画至二徐,至北苑又一变矣”的见解,且在实践上师法源派,创立“烟雨”、“墨戏”风格。二米之出,奠定了源派为“百代南宗之祖”的地位。传世作品《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山行旅图》、《龙宿郊民图》。

卫贤,生卒年不详,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南唐后主李煜时任宫中画院翰林待诏。擅画楼观、殿阁、盘车及人物,画法工整,界笔精严,所画殿阁楼台,明其规式,得胸中成竹。尤精于舟车、桥闸及水磨之属,其用界笔直,望之若出于毫端。传世的作品有《高士图》(图录于《中国名画集》下册)、《闸口盘车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卷,纸本,墨笔,纵26.6厘米,横68.8厘米。图写一架水转大樋从山洞中涌出,急流冲击水车转动,带动连着的齿轮、连枢等水磨、碓砻正在工作的情景。画面构图严谨,布局周密,透视合度,人物、车、磨与水石、树木、房舍等比例精确,尤其是对复杂而又庞大的机械传动装置的准确描写尤为精绝。笔法劲利。全图未用界笔直尺,而器物转折方正,曲直合度。图中款印均伪。

周文矩,生卒年不详,句容(今属江苏)人,南唐仕宁王朱延寿幕府为书记。南唐后主李煜时任南唐画院翰林待诏。工人物、仕女,多用颤笔,有“战笔水纹”、“竹叶描”之谓。曾画《明皇骑从图》、《琉璃堂人物图》、《历代帝王图》等,以人物见长,皆为《宣和画谱》著录。其特点为描摹工细,善于用笔,在用线浓淡、粗细、曲直、长短、俯仰、卷屈的变化中体现女性的体貌和内心世界,把前代“绮罗人物”的画风进一步加以发展,达到了仕女画艺术的新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