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一班多钱?
清代紫砂壶名家辈出,高手云集,所以清紫砂壶存世量较大,加上清康雍时期仿古风盛行,很多清紫砂壶的工艺、造型能够媲美明代,所以市面上出现很多仿明代紫砂精品。清中期以前的紫砂壶,鉴定时要多注意审度壶身整体效果。而清晚期的紫砂壶,成型工艺粗糙、简单,鉴定不难,但是要注意和上世纪70-80年代的仿品做对比鉴定。下面我们就紫砂壶的价值问题给网友做如下解答!
目前市场上的清紫砂,早期的价格在2万—15万元,中期在1万-5万元,后期多在2000—5000元之间。清初和清中期是紫砂壶的两个巅峰时期。清早期紫砂器的款识比较多,但是留名的不多,这时期制壶艺人传承明代风格,工艺精湛,文人参与度高,代表人物有陈鸣远、惠孟臣、陈子畦等。清中期的紫砂器在继承陈鸣远制壶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出嘉庆、道光年间陈鸿寿(字曼生)与杨彭年等制壶家的“曼生壶”和清代晚期的“一厂红”、“二厂红”即赵松亭、顾景舟等的精品。
清末至民国的紫砂壶基本保持清末的制作风格,做工比较粗糙,制壶手艺人逐渐增加,留名的也越来越多,目前存世量比较大,品相好的有3000-10000,一般品相的也有500-1000元就能买到。
目前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紫砂拍卖品中,清中期的紫砂壶占据了较大比例,2010年,西泠印社春拍“海上紫光——徐展堂藏重要紫砂器专场”中,共上拍件15件清代及近现代名家制紫砂器物,其中6件拍品创作于清代中期。同年北京歌德春季拍卖会“紫玉清嘉——清代紫砂专拍”上拍紫砂拍品共37件,其中29件为清代中期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