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宜兴紫砂名壶底落款吗?

红凡雪红凡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落款:紫砂壶底款多用钢刀刻成,有楷书、篆书、也有雕刻而成的。底款,多刻的是制作紫砂壶的作者姓氏,款识的字数多少各不相同。一般为“子寿”、“曼生”、二字横刻或竖刻;有的为“阿曼陀室”、“荆溪行脚僧”、“阳羡阿龙”、“荆溪逸人”、“荆溪玉亭子长寿”等。款字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大字、深刀者,是镌刻砂壶时,作者自己制作的,落款为“曼生”、“子冶”、“石伽”、“梅溪渔隐”等。小字、浅刀者,是镌刻砂壶的艺人所刻,再请作者书画,作者在壶身上落款为“阿曼陀室”、“梅岑”、“石溪渔隐”等。

假紫砂壶不但落款为阴刻,而且落款内容与壶体上书画不符,款式也完全相同,无深刀、浅刀之分。有些旧假壶,为了冒充旧物,把款识刻好以后,用砂皮研磨,使落款不十分清楚,看起来很旧。在紫砂壶的款识中,除了作者自制自刻以外,如清末民初的“王东石制壶”、“俞国良制”、“冯桂林制”等款外,一般镌刻书画者不落全款,而只落“曼陀”、“石溪”、“荆溪逸人”之类款识。紫砂壶中,款识刻“王南林制”等款识的壶较多,这是因为王南林是制壶、镌刻兼长的匠师。

鉴别紫砂壶落款,除应根据款识的内容与壶体镌刻书画相符和大字深刀、小字浅刀的原则外,还应从款的书法、镌刻技法、款字排列上加以鉴别。紫砂壶底款的镌刻,用钢刀自右向左镌刻的字,从反面看“s”形笔画舒展,用钢刀自左向右镌刻的字,“s”形笔画收拢,这是从款字线条的走向、刀痕及款字风格上鉴定款识的重要依据。

紫砂壶制作者,在不同时期镌刻的款字不同,如紫砂壶老艺人王石桃,在20世纪50年代镌刻的款字,用细钢丝所刻的款字,字形较大,笔画细而清晰,字与字之间很均匀;50年代以后改用钢刀所镌刻的款字,笔画变粗,字与字之间略显紧凑,线条和刀痕变粗糙。鉴识款字时,应根据款字镌刻的特点和壶体的制作工艺,以及造型风格综合考虑鉴定它的时代和真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