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法得法?
先讲“道”与“术”的关系,再谈什么叫作得法的问题 道家将世间万物分为二大类:一类是物,一类是人。而所谓的道法自然就是要让人的能力达到接近于天地万物运行之道的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可以称为“人之道”或者“天之道”,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就是顺应了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当然这里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不刻意、不勉强、自然而然的作为,所以老子说“为而不恃”,也就是做了某些事情却并不觉得自己有功劳,这是符合大道的。
而《孙子兵法》则是将战争分为了五类: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中的第一个字都是虚词,只是用于区分这五类战争的不同特点以及重要性不同而已。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天,其次是地和将,最后是法和道。这个顺序和上面所说的“人之道”和“天之道”完全一致。
可见“道”“天”“地”“将”“法”这些字在军事领域和哲学层面有着相同的含义,并且其地位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兵家对这五个字的认识达到了道的层次,只不过他们并没有使用道的概念来表述他们的思想。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书法的时候同样也要遵循这个道理,我们要谈论的是书法之道而不是书法之形。虽然书法中也有类似于道的范畴的概念,比如说中和、气韵、神采等等,但是它们并不能够代替真正的道。只有当我们能够像道家或者兵家一样理解并掌握道的时候我们才算真正进入了书法之门。
那么到底什么是书法之道呢?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即怎样才算是掌握了书法之道?首先书法之道一定不是具体的技法或形态,也不是一些主观性的感受(尽管这些主观的感受会帮助人们更接近书法之道)。那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答案就在中国汉字本身之中,因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只要理解了汉字的本质就能够大致了解中国的文化特质乃至中国人的民族性。
比如我最早接触到的关于书法的道理就是在王铎的字中体会出来的,后来又在黄宾虹的画里得到印证。现在我的答案基本已经形成了,这里也不便于展开详述,就让我以后慢慢写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