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什么大道?
关于“书道”这个词,有几种解释吧 1. “书法之道"的简称或指代语,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书法理论,它包括中国书法发展历史、流派与风格、审美鉴赏等。这是“书道”这个词的最基本的含义和用法; 2. “书法之道”之简称。这就要谈到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做的一部论及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书论》了。在这部书中,王羲之多次使用这个概念来指称书法的本质特征(见以下引文中的【注】)。由于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本书中直接指出了什么是“书道”,因此后世的一些作者便用他的说法来解释这个问题并沿用至今; 3. “尚意”“尚情”之“道”或曰“宗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是“笔法”的含义之一。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在他的传世名作《书法史·海岳名言》一文中曾对这一问题做过深入的剖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读看看。 以上三种释义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具体讨论时,最好能分清场合,以便使表达更清楚明白些。
下面引用一段米芾的文字供参考: 《书法史·海岳名言》云: 《书道》者,谓书之形势、性情也。书者,书此象乎?况书之难如斯尔!然则知学于今可乎?仆以谓难,其所以难者非他,患不学耳!若果不害其为学而为之,且将勉焉何患焉?然亦未敢自谓能矣……又尝闻人言:“子敬书字不及右军,而世犹宝之。”仆以为不然。若令右军来,学子敬书字十年,亦未至也。何以言之?子敬书字非草非行,如画沙石壁,虽初不取似,而巧妙自然,略无懈意。真所谓用笔如锥刀不相拘,古来诸名家皆擅此术,然能到了者,惟子敬而已。余昔尝见右军草书六纸,笔才一二,像二三分,点画疏密,无不毕备。又尝见右军小楷一行八十三字,高五寸,宽三寸许,而字字珠玑,不可增损。以此观之,殆天机乎?至于运笔,又不专在于轻、重、缓、急,当其意所至,不知所以然而然。此乃羲之入神之处,惜不传。吾书虽不入古,亦自有过人处,然未知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