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分为几种书体?
现在通用的,比较权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两种: 1、按照字体的发展过程来分,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包括籀文和石鼓文)—小篆——隶书——草书(章草、今草)、行书(行草)——楷书——隶书演变而来的行书、草书(如张芝的今草、怀素的狂草)。
2、如果按照笔法及结构来区分的话,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行、草五种书体;或分五大类:篆隶、真行草 三、其实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比如有四体的说法,还有“八病”之说等。
关于上述的几种分类,我大致说下我的看法 一、这种以时间先后为序的方式,在某种方面可以认为是一种发展的顺序吧,但也不是绝对,因为某些字体是同时存在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发展不同了而已。例如我们现在所见的很多碑刻上的字体就有很多是篆、隶、楷相杂在一起的,因此从时间的角度很难进行一个确切的描述了 二、第二种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也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之一。但是,这个分类方法似乎过于笼统了一些。
三、第三种我觉得是比较符合我们实际书写情况的,也比较适合我们练习和学习。
四、第四点我认为主要是古代书法家们对用笔以及结字方面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八病”出自隋代书圣智永《笔阵图》中“用笔诀”部分的内容: 十八法则是清代包世臣提出的,他在《艺舟双楫》中说: 他的这一理论受到了康有为等人的推崇。
总之,这些都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和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具体各种书体的学习和练习,建议先学习第二种中的第一种,即大篆、小篆这两种,然后再开始学习第二种中的第二、三种,即隶书、楷书、行书这三种。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再学习草书,不过可以先学章草,然后在学习今草。这样,你就基本上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