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书法怎么写?

云青青云青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书法史·两晋南北朝卷》中曾对“魏碑”作了如下界定,可以作为我们理解柱法帖(尤其是《龙门二十品》)的参考。 作者:谢彦明 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黑暗,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感到政治理想破灭而转向老庄思想寻求精神寄托,于是形成了崇尚玄学的风气,这就是所谓“正始之音”——以曹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等为代表人物的一种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思潮的总称,又称“正始之风”或“竹林之游”。

这个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书法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强调书法的自然形态之美,反对隶书向楷书演变的程式化趋向——“以书为艺”。 这种风气波及到书法创作领域,造成了东晋以后楷法则向隶书法靠拢的趋势。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草隶;王僧虔《论书》所说的“今草书之法,乃有八体:一类篆;二类分;三类章;四类草;五类行;六类飞白;七类草书;八类章草 ”以及《晋书》本传所云:“羲之书多不连贯, 谓右军书如行云流水,初无拘滞"等等,都是这一时代风气反映。

北魏统一北方时,中原地区出现了“孝文帝改革”的政治运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提倡汉化政策,包括改变语言习俗、改用汉语、改穿汉服、改说鲜卑语为汉语等等,当然也包括倡导鲜卑族学习汉人的书法艺术,于是在当时涌现出了不少擅长楷书的书家,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魏碑四祖”——卢慎、崔浩、贾思伯、郑道昭等人。这四位也是后世研究魏碑风格的主要对象之一.

以上诸人虽各有特点,但其共同的追求是追求自然质朴之美,与南朝书家的书风大相异趣!

优质答主

你这个问题问的是,学硬笔还是毛笔的? 如果是学硬笔的话,建议直接买一本《庞中华钢笔字帖》,这个字很端正、清秀,很适合学习用; 至于毛笔就不知道了……

如果学行书的话可以选“二王”的行书的字帖,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草书可以先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楷书嘛,我推荐颜真卿《多宝塔碑》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因为我是颜粉)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